易兰规划设计成为首家入驻北京未来设计园区企业
发布日期:2021-11-14 20:21 来源:未知 阅读: 次
日,张家湾设计小镇北京未来设计园区迎来首家入驻企业易兰(北京)规划设计公司。作为深耕城市设计领域的国际化设计机构,该公司将在城市副中心城市景观设计、老城更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易兰设计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首家上市的以规划设计为主业的一线设计品牌。主要从事城乡规划、城市更新设计、建筑设计、旅游规划及生态环境修复规划设计等专业服务。该企业是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的水系设计方,曾为北京行政办公区、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运河文化广场、宋庄小堡村、临河里街道等多个建筑和街道,进行景观规划、公共空间、街景重构及城市更新设计。设计院拥有来自北美、欧洲、东南亚及中国本土的规划设计团队,在洛杉矶、亚特兰大、成都、上海、重庆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在设计理念方面,易兰设计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跨界规划理念把传统规划的模式扩展到产业研究、项目营运管理、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领域,使更多的规划设计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是城市公共空间开拓实验的先行者,创新提出街景重构,重新打造城市街景。
“我们选择入驻城市副中心,是因为非常看好这里未来的发展。”易兰国际集团副总经理姜学林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参与了城市副中心很多项目,对这座城市非常熟悉,也充满感情。北京未来设计园区所在的张家湾设计小镇紧邻城市绿心,离环球主题公园也很近,我们觉得这里是个黄金地段。”
在办理入驻手续的过程中,姜学林直言感受到了“贵宾”一样的待遇。“之前我也在国内很多地方办理过公司注册,无论是办理速度还是服务态度,城市副中心是首屈一指的。”
易兰设计入驻的北京未来设计园区,由北京老铜牛厂房升级改造而成,姜学林说,厂房改造之前就来过这里,如今变化太大了,非常满意这里工业风十足的现代化共享办公空间,期待着公司能与张家湾设计小镇一起共赢发展,为设计产业集聚贡献力量。“我们从城市更新的角度,公共空间的角度和整个生态景观的角度,一定尽己所能,给城市副中心增加亮色。”
据了解,去年12月24日,张家湾设计小镇北京未来设计园区正式开园。园区一期改造工程共计1.3万平方米,包括共享办公大厅、西侧的创新办公楼和东南侧的网红餐厅。目前,园区二期改造正在规划设计中。
在贾庄温泉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看不见的物联网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发挥威力,对空气、温度、湿度、光照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比喻小事不慎也可能酿出大祸,意在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不过,有些科学...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杨晓明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张欣欣教授合作,率先揭示了中国武汉地区感...
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大学和沃罗涅日国立医科大学科研人员在人造聚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了从蛋壳中提取的羟...
2020年,北斗系统产业链国内产值已超4000亿元,海外应用加速落地,已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近日,张家湾设计小镇北京未来设计园区迎来首家入驻企业易兰(北京)规划设计公司。作为深耕城市设计...
鲜花、气球、彩带、红双喜在成都街头,一辆新能源公交车摇身一变,成了一部别致的520路婚车。当地公...
记者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局集团公司)获悉,暑运期间,沈阳局集团公司预计发送...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及四个国家级车联网的先导区,全国有10余个省市出台了车联...
7月13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14亿剂次。从快速鉴别、第一时间分离测序病原体到自主研发疫苗...
李老师,用你们的昆虫病原线虫把地下金针虫和地上棉铃虫都防住了!7月15日,正在实验室忙碌的自然卫士团...
李老师,用你们的昆虫病原线虫把地下金针虫和地上棉铃虫都防住了!7月15日,正在实验室忙碌的自然卫士团...
中海油研究总院7月15日宣布,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技术和工艺项目支持的国产自主天然...
又到了一年中的减肥旺季,爱美人士为了能瘦过夏天,纷纷开始锻炼起来。其中,长跑是备受青睐健身方式之...
近日,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纷纷开启暑假模式。孩子是放假了,可孩子们的眼睛却更忙了,看书、看电视、看手...
中国水稻种植北界的分布在过去30年间发生了显著变化,且气候变化是导致其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迁移的重...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是唐朝罗隐的《蜜蜂》。深刻...
集装箱实现空轨调运后,海关机检查验率将实现全覆盖,每个集装箱物流调运等成本可降低约700元。青岛海关...
紫外线作“开关” 可控制可见光与红外线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
5G旗舰天花板?Find X3 Pro靠10亿色臻彩屏+LTPO折服一大波用户
大学生技能挑战大赛圆满落幕,小布助手学术顾问委员会接续产学互融助推行业发展
GIB|英国可持续解决方案将亮相首届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
联系我们: 514 676[emailprotected]